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沧州考察,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了解河北省港口整合发展和黄骅港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北区位优势独特,海运条件便利,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11日下午,习近平在沧州市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总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港口的建设者和运营者倍感自豪,也深感职责所在。经过近40年发展,这座距北京220公里、距雄安新区150公里的现代化港口,已成为河北东出西联的重要出海口和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成为沧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接“一带一路”,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的强力引擎。2022年,黄骅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15亿吨,在全国27个沿海主要港口排名第11位。5月的黄骅港,朝气勃发,车来船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黄骅港由四大港区组成,从北到南分别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煤炭港区及河口港区。近年来,我市聚焦“我们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全面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码头、泊位、航道、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港口承载力和服务力,真正让黄骅港优势和潜力充分释放。黄骅港煤炭港区,装船机正在装船作业。苑立伟 摄
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第一大出海口,黄骅港煤炭港区始终坚持“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持续强化泊位和航道功能提升。目前,煤炭港区已建成泊位22个,其中专业化煤炭泊位17个,实现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拥有全国首个煤炭装卸全流程自动作业线。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超25亿吨,连续4年煤炭吞吐量居全国港口首位,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市不断加快其他港区建设发展步伐,实施总投资超500亿元的原油、集装箱、LNG等专业码头、油品管道及皮带管廊、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黄骅港基建水平稳步提升、功能布局不断完善。目前,综合港区已建成泊位17个,散货港区建成泊位4个,河口港区建成泊位5个。黄骅港实现了从单一煤炭输出港到涉及矿石、粮油、通用散货业务的综合贸易港转变。2022年,黄骅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刷新自2016年集装箱正式运营以来的历史最好纪录。今年一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7897万吨,同比增长5.8%,实现首季“开门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成功开通“黄骅港—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及“黄骅港—上海港—泰国林查班港”外贸航线,首次开启河北省中欧班列“公铁海”联运新模式;今年4月,首艘10万吨级原油外轮成功靠泊;5月成功开通“黄骅港—日本”外贸航线及“黄骅港—广州”内贸航线……5月6日,我市举行黄骅港至日本集装箱外贸航线、至广州集装箱内贸航线开航活动。傅新春 摄
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展港口内外贸新航线,优化集装箱航线网络布局,拓展货种货源渠道,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促进了港口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目前,已开辟内外贸航线31条,其中集装箱航线13条、散货航线18条。航线可通达全球各大港口,加入了世界物流护照计划,同3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共200余个港口有通航往来,主要货类涉及煤炭、铁矿石、铝矾土、油品、粮食、煤化工产品、化肥等多个种类。一条条航线的开通,进一步增强了黄骅港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了港口辐射力、开放竞争力、产业集聚力,为港口及腹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辟了新通道。港口涉外航线数量越多、班次越频繁,越能促进区域经济外向化发展;同样,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通道越畅通、越便捷、越完善,港口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也就越强。黄骅港区位优势明显,对内辐射范围大,可以辐射雄安新区、冀中南和鲁、豫、晋、陕、内蒙古等中西部多个地区。为更好服务腹地,我市持续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完成邯黄铁路、朔黄铁路及沧港铁路互联互通,加快石衡沧港、雄沧港铁路建设,推进港内铁路支线与港外铁路干线对接,实现大宗货物公转铁、散转集,打通港口运输“最后一公里”,形成港口龙头带动、多条疏港铁路沟通腹地的集疏运体系。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建设,正在成为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黄骅港竞争力的“关键一笔”。为更好引导沿海与内陆互动,我市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沿朔黄、太中银、邯黄铁路沿线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推进“港口+内陆港”多式联运,持续增强黄骅港辐射能力。预计到2025年,联系内陆腹地的干线铁路、公路网络将更加完备,内陆“无水港”将达到20个,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形成品牌效应,推动黄骅港向海陆双向辐射、多式联运集成、区域协同发展枢纽港转变,努力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