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新区 / 详情
沧州渤海新区突破港口承载极限 实现cape级船舶常态化靠泊
发布时间:9/2/2021 1:57:35 PM

8月26日,17.5万吨级外贸铝矾土减载cape船舶“宏洋”在3条拖轮的联合协助下,顺利离泊黄骅港河钢码头3#泊位,整个作业时长仅为42.1小时,再次刷新减载cape船舶单船作业台时纪录。下一艘17.5万吨级外贸乌精粉减载cape船舶“欧罗巴”已经在锚地准备上线,是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码头本月承接的第5艘减载cape船作业。这标志着沧州渤海新区实现了cape级船舶常态化靠泊。

cape级船舶又称好望角级船舶,是远洋航线和外贸过港业务中最普遍的经济性船型,具有载重吨大、安全系数高、综合物流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但舶船体大、吃水深,绝大多数港口由于港池航道、泊位水深等因素限制,并不具备承载该型船舶的能力,这也是导致众多港口无法突破产能极限的重要瓶颈。开港以来,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积极推进码头升级能力论证和减载靠泊资质审批,cape船舶减载靠泊业务持续取得突破。特别是在港口市场出现重大变化后,及时调整经营结构,通过重点拓展供应链两端源头型客户,与周边深水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提升了码头的综合承载能力,保持了外贸业务高位占比,为港口经营开辟了新的创效增长点。

常态化的cape级船舶减载靠泊业务已经成为调结构、促转型新的创效增长极,每月常态化承接4到5艘减载cape船舶过港给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带来30%左右的吞吐量,引发的“蝴蝶效应”持续带动了乌克兰、俄罗斯、巴西、印尼等外贸航线和临港贸易的蓬勃发展。7月份以来,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累计开发新客户7家,带动外贸吞吐量环比增加77.2%,营业收入环比增涨50.5%。

目前,减载cape船舶常态化靠泊作业让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的泊位综合利用率和码头综合承载力大幅提升了15%以上,减载cape船舶的单船作业记录连续被刷新,作业效率已经与巴拿马级船舶持平,达到行业较高水平。

 

---转载自渤海新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e-mail:gwjdbxcgbs@163.com

冀公网安备 13090802000057号 冀ICP备18017932号-2